在即将到皇帝平常批折子的御书房时,一阵脚步和环佩声由远及近。本冷漠看着前方的萧寒舟抬眼望去,只见对面的小道上,几个宫人和太监簇拥着一个年轻的宫妃款款而来。他的心脏陡然一缩。对面一行人也看到了萧寒舟,退到了一边。萧寒舟的目光像是被人用一根线牵引住,停在那弱柳扶风的身影没有挪开。
顾柠不知是否自己看错了。
刚刚萧寒舟走开时,赵娴雅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低落。
倒也能理解,她和萧寒舟打招呼,没想到尊贵的定王爷没有丝毫反应,无视着走了。
顾柠说和萧寒舟不熟悉这样的回答,倒是在赵娴雅的意料之中。
她面上带着笑,了然地点了点头:“王爷的确不爱和人打交道。从前来我家中,也只去我父亲的书房,最多和我长姐清谈几句。”
说实话,顾柠在失手杀了国舅前和萧寒舟来往真的不多。
偶尔也是他回京时,在宫中的宴请上见过几面,对他的了解也是在旁人口中或萧远舟的嘴里得来的。
看他每次恨不得将她气死的样子,想不出他竟然能与佳人清谈。
可惜,若是赵姑娘的姐姐还在,也许杀神王爷就不会和她有交集了,更不会让他拿着把柄威胁。
许老夫人六十岁的生辰宴这天,其他的都很完美,几位皇子上门祝寿更是给许家添了许多的光彩。
若是没有顾柠那件事可谓十全十美的。
各家女眷离开时,看到靖安侯夫人杨书意时,对顾柠这个未来九皇子妃充满同情,还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样的亲家还是不要结比较好。
是以这一日,顾云乖巧地跟在杨书意身边,可到最后结束时,也没一个人家问起她的婚嫁之事。
没有过夜,顾家的事就传遍京都了。
大家也都不在明面上讲,只是有人打听到顾家女儿时,大家会隐晦地提几句,让那有心的人家多个心眼。
杨书意是几天后才听说的。
自己的名声在外面已经传臭了。
分府不分家的其他几房夫人太太上门兴师问罪,顾家的女儿很多,不是只有顾柠和顾云。
顾柠上面还有两个堂姐,下头还没及笄的姑娘也有两三个,如今顾家没分家,只要他们出去说到靖安侯府顾家,不论原先怎么中意自家姑娘的夫人脸色都会变一变。
起初几家夫人太太还不明白,后来经人点拨,才知道杨书意做下的好事。
几个人上门,也没心情和她寒暄,当即就有妯娌用鄙夷的语气问杨书意这事怎么办?
顾家的女儿因为她嫁不出,她能不能给姑娘们养一辈子老。
更有泼辣点的,当然是哭诉着,叱责杨书意让顾家的脸面无存。
杨书意被讨伐的,差点就承受不住昏厥过去。
还是一旁的奶嬷嬷赶紧过去搂住她,掐人中,灌汤药。
那几个夫人太太却是半点也不怜悯,眼看着杨书意这个样子,丝毫都不愧疚,哼了一声,结伴离开了。
等到几人走后,杨书意睁开双眼,情绪十分激动,嘶声道:“这个生来克我的扫把星,我们全家都要被她连累了啊。”
“合着她自己有了归宿,就全然不顾旁的弟弟妹妹了。”
杨书意越说越气,恨不得将顾柠拉到面前痛揍一顿。
只是那天萧寒舟对她的维护,让杨书意有些害怕。
那到底是皇家未来的儿媳妇。
当年这门亲事来得突然,他们接下旨意后给身在边境的老爷子报告好消息。
谁知被老爷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孙女顾柠什么人家嫁不得,竟然嫁到皇家去吃苦。
杨书意闭了闭眼,老爷子喜欢顾柠也就算了,没想到长子顾莲生也不赞同。
要不是后来边境又有了小的战事,想必长子都要请旨回京了。
这些年只要写信回来,从不会问顾云和顾晔怎么样,只追问着顾柠过得好不好。
杨书意显然是被气狠了,冷笑着对身旁的奶嬷嬷说:“也不知道那个小畜生到底是怎么勾引到定王也维护她的。”
“既然她不想要九皇子的婚事,那就如她的愿。我要让她以后跪在我面前求我原谅。”
这副模样实在渗人,让人有些恐惧。
这模样,哪里像是对亲生女儿,说是仇人都不为过。
奶嬷嬷扶着杨书意坐在软榻上:“夫人何必为九姑娘动气。这么多年你也知道她翻不出风浪来。”
“现在是要想办法给十姑娘说好亲事。就算要做什么,那肯定也是十姑娘有了好的归宿之后。”
这话也是点醒了杨书意,若是让顾柠退亲了,必然更加影响到顾云。
杨书意神色一滞,无力地靠在大迎枕上,“送她去我们在松山的别庄去住些日子。”
也就是这些日子不想在府里见到顾柠的意思了。
之前那么多年,只要杨书意气不顺,不管是不是因为顾柠,都会将她送到别庄住些日子。
打着名头就是顾柠为边疆的祖父和兄长忧心,去旁边的松阳观为他们念经祈福。
去报信的是杨书意身边的大丫鬟杏芳,一边说,一边瞄着顾柠,想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
然而很可惜,顾柠很平静地接受了杨书意的惩罚。
平静到仿佛是个局外人。
若不是杏芳知道松山那个别庄是个什么情况,她都要以为九姑娘心里是喜欢那个别庄的。
那别庄已经快要到城外了,四周人影稀少,虽说各家在那儿都有别庄,可大多一年到头都去不了两回。
除此之外就是成片的农田。
说难听些,就是将顾柠扔到别庄上眼不见为净,只是给口饭吃罢了。
顾柠对于生活在侯府还是破旧的别庄根本不在意。
她坐在窗边,身后碧枝正在收拾搬去别庄的行礼。
其实说是行礼,并没有多少。
这些年除去每个月固定的月前,姑娘积蓄很少,偶尔还要打点下府里的下人,存下的就跟少了。
谁能想到这是一个侯府的嫡女,未来的皇子妃过得日子?
她从充州开始就跟着姑娘,一起长大,一起回京。
两人磕磕绊绊地在京都落脚。
所以碧枝比任何都清楚,自己的主子在侯府日子多么难。
虽然衣食无忧,却仿佛被关在牢笼的雀儿。
她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严厉地管教着。
像个木偶一样,说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合格的九皇子妃。
其实就是不让她好过。
唯独只有去别庄的时候,姑娘才会有些笑脸,才能感觉到一丝人气。
马车在路上摇摇晃晃地前行。
临走前,杨书意甚至都没见她一面,赶苍蝇一样地赶她走,只有她身边的奶嬷嬷出来,严厉地对顾柠说:
“姑娘。你应该知道夫人的意思。去了别庄,别忘记日日念经祈福。经书可是要让人过目再送到观里烧的。”
这会正是春日,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绿油油的。
行了半日才到松阳山别庄。
许是已经使人送了信过来,院子一如既往地打扫好了。
只是长久没人住,草木随意生长着,说不出的凄凉萧索。
两人之前住的院子经过一段时间又破旧了不少,匾额上的漆都剥落了,上头“落樱居”落字都缺了一半,独独剩下“洛”字。
主仆俩将带来的箱笼归置好,洗手洗脸,换下满是灰尘的衣裳。
“姑娘。厨房那边想必也得了吩咐,我去看看。你先歇会。”
顾柠这些日子因为被萧寒舟拿捏着,担惊受怕的,其实并未睡好,这会到了松阳山别庄,只觉一身轻。
朝碧枝挥挥手:“我先睡会儿,你也别忙。让厨房的人做即可。早些歇息。”
碧枝跟着来了很多次,知道顾柠一来这边别庄人就特别放松。
帮她放下帐幔,悄悄地退了出去。
……
皇宫里。
萧寒舟走在长长的宫道上。
从他回京到今日,是皇帝第一次召见他。
并不是他不进宫拜见,而是还没进城,就收到皇帝使人送的口谕,让他在府中多多歇息。等到皇帝不忙了再召见他。
对于这样的冷待,萧寒舟根本不在意。
本以为还要过些日子才会见他,没想到竟然这么快。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在即将到皇帝平常批折子的御书房时,一阵脚步和环佩声由远及近。
本冷漠看着前方的萧寒舟抬眼望去,只见对面的小道上,几个宫人和太监簇拥着一个年轻的宫妃款款而来。
他的心脏陡然一缩。
对面一行人也看到了萧寒舟,退到了一边。
萧寒舟的目光像是被人用一根线牵引住,停在那弱柳扶风的身影没有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