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辛夷跟上的同时手朝着众人摆,示意他们赶紧走,别围着了,不然秦大人真的要生气了。他生气了可是要打人板子的。第135章:被秦大人约谈陆辛夷一路都很乖巧的跟着魏章走,一直走到了秦砚的廨房跟前。魏章指了指,示意她自己进去,然后他就转身走了。看着那廨房,陆辛夷心头莫名就有些打怵,就莫名有种要进去见包大人的压迫感。她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倒是里面的秦砚先说话了:“还不进来……”陆辛夷一激灵,赶紧站直,又整理了下衣服,这才往里走。
立刻就有衙役上前将这老长的请愿书接过想拿给秦砚看,但秦砚让他们先给那位户部的侍郎大人看。
于是这请愿书又被捧到了左侍郎葛广晁的跟前。
葛广晁看着被衙役打开的请愿书,等看到书的内容后,脸色很是不好看。
“胡闹……”他没惊堂木拍,就拍在了扶手上:“诸京暑的官员岂能由你等商户来决定?那还要吏部有何用?简直放肆。”
陆辛夷赶紧解释:“大人,我们并无此意,只是西市诸京暑既然是管理西市商户们的,那为何不能听听我们这些商户们的意见呢?
“再说举人唯贤,我等觉得范绰范大人在西市诸京暑也待了好几年了,我们对他虽然不太熟悉,但从平时他从不跟我们多要税银的这一点来看,就让我们放心。”
“西市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选一位不贪财的市令,不然西市商户们对新来的市令还是会心存恐惧,无心经营,只怕最后会影响朝廷的税收啊。请大人明查。”
说着就俯下身去。
其他人也照做:“请大人明查。”
门口看戏的老百姓觉得人家说的也对,开始声援。
有个老汉道:“那位范大人我见过,人还怪好的,平日见到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还主动打招呼。”
“对,范大人是好官。”又有个中年汉子胆大的朝里面众人喊:“范大人对我们这些摆摊的小摊贩都客客气气的,我们有时候请他喝一碗饮子他走的时候都会偷偷把钱留下,是个好官。”
“对,我们也想让范大人来当这个市令官,请青天大老爷帮帮我们吧。”
秦砚扫了俯身跪在那的陆辛夷,心里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打算了。
他对葛广晁道:“葛大人,都是一些老百姓瞎胡闹,他们就是觉得谁好就想谁来当,根本不知道这事由不得您做主,您就别放在心上了。”
听秦砚这么一说葛广晁心里有些不满。
难得有人喊他青天呢。
市令是别人的,但好名声可是他自己的。
至于最后tຊ是谁来当这个西市的市令,确实不是他说了算的,但那又关他什么事呢?
就算没让那个什么范大人当,背锅的也是吏部,跟他们户部可没关系。
这次徐敏出事,户部已经被御史弹劾过了,吏部一点事没有。
凭什么啊,这官儿是吏部选出来的啊,他们在考核的时候难道就没考核过这位徐敏的人品吗?
既然他们户部挨了骂,那吏部也别想幸免。
他看了秦砚一眼,大声道:“秦大人此言差矣,既然是老百姓们的心愿,我等又岂能坐视不理?不然怎么对得起这一声青天大老爷呢?”
秦砚一副惭愧受教的样子:“葛大人说的是。”
陆辛夷等人立刻磕头:“多谢户部的大人,多谢大人给我等做主,多谢大人。”
另外七人也纷纷高呼多谢户部的大人。
葛广晁平时里就待在户部,哪里被人这般对待过,心里美滋滋的。
秦砚一拍惊堂木:“退堂。”
趁着衙役在喊“威武”的时候,陆辛夷拽了苏莫生一下,快速跟他说了几句。
苏莫生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
等结束,那位葛大人要走的时候,陆辛夷立刻带着剩下几人上前对着这位葛大人就是一顿恭维,苏莫生趁机离开。
葛大人本来看他们是很不顺眼的,但被这些商户们一顿吹捧,顿时就有点飘飘然了。
拖延了一会儿后,陆辛夷等人这才恭敬的让路。
葛广晁很满意地对陆辛夷道:“你很不错。”
陆辛夷恭敬道:“多谢大人称赞,户部有大人这样的好官,我等心里也是放心的,大人您放心,我等一定会尽心尽力,为户部纳税多贡献一份力量。”
“嗯,不错不错。”葛广晁点点头,迈着八字步往外走。
他的马车在开封府外面呢。
一出开封府,就见外面站了好几百人。
给葛广晁吓得下意识就想掉头往开封府里跑。
结果就见站在最前面的那些人忽然跪了下去,对着他拜倒后口里就喊:“多谢大人,多谢大人为我西市商户说话,多谢青天大老爷。”
葛广晁:“……”
陆辛夷等人这会儿也走到众人的队伍里了。
苏莫生大声道:“葛大人答应让范大人来当西市令了,以后我们西市肯定能重现辉煌,我们要再次感谢葛大人。”
说完又是作揖到底:“多谢葛大人。”
剩下的人都跟着喊:“多谢葛大人。多谢葛青天……”
葛广晁:“……本官……咳咳,本官一定会把诸位的心意传达上去的。”
这个时候魏章带着一队人过来了,驱散人群:“都散了都散了。”
但众人没动,还在七嘴八舌的感谢着,有的人是后面闻讯赶来的,听说徐敏被判死刑后激动的都哭了。
还以为是这位葛大人出了不少力,当下就跪下对葛广晁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为我等除害……”
葛广晁:“……”
虽然不知道他在谢本官什么,但本官也是受得起的。
魏章再次驱散众人,这次他还看了陆辛夷一眼。
陆辛夷不跟他对视,只对大家道:“我们要相信葛大人,相信朝廷,好了,咱们也不能拦着葛大人回去为我们做主,大家都散开了,但不能忘记葛大人,要时刻感激葛大人。”
众人纷纷应和,然后人群散开了。
魏章护着葛广晁上了马车,直到人走远,魏章才扭头扫了众人一眼,然后对陆辛夷道:“陆东家,跟我走吧,我们秦大人有请。”
苏莫生等人顿时就紧张起来,以为是他们的密谋被秦大人发现了。
秦大人洞若观火的本事他们可都是很清楚的。
陆辛夷拍了拍顾二娘的手,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行了,我们的心意已经传达上去了,大家也都累了,都回去吧。”
说完看了一眼魏章,很恭敬地道:“有劳大人了。”
魏章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陆辛夷跟上的同时手朝着众人摆,示意他们赶紧走,别围着了,不然秦大人真的要生气了。
他生气了可是要打人板子的。
第135 章 :被秦大人约谈
陆辛夷一路都很乖巧的跟着魏章走,一直走到了秦砚的廨房跟前。
魏章指了指,示意她自己进去,然后他就转身走了。
看着那廨房,陆辛夷心头莫名就有些打怵,就莫名有种要进去见包大人的压迫感。
她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倒是里面的秦砚先说话了:“还不进来……”
陆辛夷一激灵,赶紧站直,又整理了下衣服,这才往里走。
秦砚正在写着什么,感觉到光线暗了暗后头也没抬地道:“一边站着。”
一来就罚站,陆辛夷也不敢有意见,就哦了一声乖乖站了过去。
秦砚继续奋笔疾书的写着。
陆辛夷看着他那行云流水的写字状态,只觉得赏心悦目的很。
再想想自己那辣眼睛的狗爬,要是能得秦大人一幅墨宝回去临摹,那也是不错的。
正做着梦呢,秦砚已经放下了手里的毛笔,拿着纸吹了吹后放到一边,这才看向她。
两人视线对视了几秒,陆辛夷遭不住了,心虚的低下头。
家人们,谁能扛得住跟“包大人”对视啊?
秦砚在她心目中的形象那就是包大人的化身。
谁敢?谁能?
见她这般,秦砚反倒有些无语了。
只能先打破沉默,他道:“说说吧,你们今天是要弄哪出?哼,胆子倒是不小啊,连开封府也敢算计。”
陆辛夷哪里肯背这个黑锅啊,连忙道:“大人您可别误会,我们可没敢算计开封府。”
顶多就是算计了下户部,这还是因为看到那位葛大人,一副脑子已经被脂肪占领高地的模样,她才临时起意的。
“你还敢说没算计开封府?”秦砚脸一绷,“那你是如何知道开封府今天要审徐敏的,又是如何知道那位大人就是户部的?你可不要跟我说你能掐会算?”
陆辛夷心道要死了,这么点小漏洞都能被他抓到。
她只好傻笑:“大人,我还真会算,要不您给我三个数字,我当场给您算一卦。”
小六壬她还是会的,准不准另说。
秦砚:“这里是公廨,你给我严肃点。”
陆辛夷立刻收起笑脸绷着脸瞪着眼的严肃样看着他,仿佛在问,大人您看我现在严不严肃……
秦砚:“……”
他撇开眼又抿了下唇,缓了缓才看着她道:“我没开堂审讯已经是给你面子了,现在还不老实交代?”说完秦砚还拍了一下桌面。
陆辛夷心虚的很,但这事……她可不能认,打死都不能。
见他不说,秦砚哼笑:“行,给你一刻钟时间,你编一个合情合理没有漏洞的真相说与我听,不然开封府的大牢,你也不是没坐过。”
“哦,对了,你坐牢时候结拜的那位大姐,上午已经出狱了,你的结拜姐妹都出去了,你又进去了,你说这事好不好笑?”
陆辛夷:“……”
一点都不好笑。
秦砚说完就不理她了。
而是起身活动了下筋骨,就去后面了。
陆辛夷也不知道他去干啥了,就偷看,借着光线能看到里面的人褪下官袍,从一旁的架子上拿了一件衣服往身上套。
手伸高的时候,能看到非常平整的弧线。
大人是一点肚子都没有啊……
好厉害!
里面忽然传来一声咳嗽,陆辛夷赶紧把视线收回来,绞尽脑汁开始编故事,不,是真相。
秦砚穿好衣服出来,见她还不肯说的模样,就问:“想好了吗?本官的耐心可是有限的,没想好就去牢里想一晚上,正好,那里面还有好几个心心念念要听你说故事呢好姐妹呢。”
陆辛夷只觉得脸皮上一阵火辣辣的。
这个秦大人,看着很是君子,损起人来也是很有一套的啊。
陆辛夷鼓起勇气:“还没到一刻钟呢……”
秦砚直接气笑了:“……那是本大人的错,还差多久?你再慢慢编。”
陆辛夷尴尬道:“真没有算计开封府……”
秦砚就嗯了一声,也不说话,就看着她。
陆辛夷:“……”
秦大人用他那正的发邪的眼神盯着她,搞得陆辛夷分分钟想坦白从宽。
她赶紧低头,不敢对视。
须臾后陆辛夷就跟挤牙膏似的:“……就是,就是真的不想来一个市令继续祸害我们西市的商户。”
秦砚点头,这一点他不怀疑,见她又不说了,只好问:“谁指使你这么干的?”
秦砚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范绰,毕竟这件事得利最大的就是他。
他不相信一个小女娘能想出这些来。
陆辛夷:“也、也没人指使,就是大家都这么想的,然后一合计……”
话没说完秦砚一拍桌子,吓得陆辛夷一抖,差点就要给他跪下了。
“陆辛夷,本官最后一次提醒你。”秦砚的脸又恢复了严肃模样。
陆辛夷索性直接跪下了,省得等下再被吓一激灵。
她眼神不再飘忽,语气坚定地道:“大人,我知道您什么意思,真不是您想的那tຊ样,这件事真的是我带头的,我就是不想再被人当成砧板上的鱼肉了。”
“之前樊楼才略有起色,我就被人盯上,差点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大人,这种日子你肯定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秦砚看着她,没说话,只是之前拍桌子的手握紧了。
陆辛夷继续道:“如今樊楼重新装修后再次营业,情况您也知道,如果我不主动点,我想要不了多久,我又会成为新来的市令砧板上的那块肉。”
她看着秦砚,“秦大人,我只是一个普通商户,还是个女子,我想要一个公平的,正义的,心里装着老百姓不祸害老百姓的官儿这个初衷有错吗?我想西市和和气气,大家都能安安稳稳做生意这有错吗?”
“我们这群蝼蚁,就算生在京城,那也是蝼蚁。”陆辛夷自嘲一笑:“但不能人类踩蝼蚁一脚,蝼蚁为了活命小小的反抗一下,就是滔天大罪了吧?”
“如果秦大人觉得我这蝼蚁算计了开封府是大罪,那就把我关进去吧。”说完最后一句,陆辛夷破罐子破摔磕了个头。
穿来三个多月,她都已经磕习惯了。
秦砚起身将人拽了起来。
陆辛夷倒也不敢犟,站直了等着他训话。
秦砚道:“如果一切都真如你所说,那本官就多余问,但人心不古,你也说了你是个女子,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
秦砚继续道:“每一个刚上任的官,心里都装着百姓,都想为百姓谋福利。”
“但一直能坚持初衷守住本心的人本官没见过,本官只希望你能达成所愿。行了,回去吧。”
说完秦砚抬脚就走。
陆辛夷连忙跟上:“秦大人,您这话不对,您不就是一个坚持初衷守住本心的好官吗?”
秦砚停下脚步,脸上带着玩味的表情看着她:“本官已经不关你了,倒也不用这么拍马屁。”
陆辛夷:“……我说的是真心的。”
秦砚哼笑一声,走了。
陆辛夷气结:这人是茅坑里的石头投胎的吧。
第136 章 :总有一天她陆辛夷的话在西市就是规矩
陆辛夷从开封府出来的时候,顾二娘等人没走,都担心呢,毕竟秦大人铁面无私那可是有目共睹的。
不仅顾二娘他们没走,就连一部分商户也没走。
他们听了苏莫生说了在公堂发生的事了,陆东家这人值得交往,有事她是真出头啊。
所以看到陆东家没少胳膊没断腿,走路也不像是挨了板子的模样,众人都放心不少,一个个的就迎了上来。
陆辛夷看着围着自己的众人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有个穿着很讲究的中年胖子道:“去茶馆,我们刚才都在那等着呢。”
于是众人立刻往斜对面的茶馆去了。
能把茶馆开在开封府对面,可见这茶馆背后的实力,就这地理位置一般人也拿不下。
众人来到包厢,包厢都挤不下去,走廊也围了人,搞得茶楼掌柜很担心这些人要密谋什么。
陆辛夷把秦大人说的话挑拣了一些跟大家说了。
众人闻言再次佩服起陆辛夷来。
看看,人家牵头搞事情,被秦大人怀疑了也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的身上揽,太仗义了啊。
跟着这样的人做事,大家心里都放心的很。
陆辛夷喝了一口水后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些了,至于朝廷会不会重视我们这些商户的看法,我也不能给大家保证什么。”
“陆东家仁义。”卢汉道:“我卢汉之前还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今我是彻底服你了,以后有什么需要,你陆东家只管开口,我一定响应。”
“对。”有人附和:“之前还觉得你年轻,又是小女子,怕你扛不住事,如今我老李算是看明白了,你陆东家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杰,以后我老李就认下你这个小友了,有事你只管吩咐。”
外面走廊里的人也纷纷响应。
是不是真心陆辛夷不管,这一刻她的目的达成了一小部分了。
这次搞请愿书,除了想把范绰送到市令这个位置上,也有一部分是为了她自己。
她一个女子,又年轻,在西市想要站稳脚跟并且有话语权,太难了。
但经过这件事后,不说她有了话语权,但至少以后有什么事,她说话还是有人能认真听的。
这就行了,一步一步来,总有一天她陆辛夷的话在西市就是规矩。
她要在这个属于男人的职场里,打下一片属于她们女人的地盘。
众人又寒暄了会儿,陆辛夷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利”,特意邀请开酒肆饭馆的,有时间去她的樊楼坐坐。
毕竟同行更容易引发共情。
那天邀请人吃饭,来的都是别的行业的多。
这个时候大家还是比较忌讳同行的,怕自己家的绝活被同行学了去,就差在门口挂个牌子同行禁止入内了。
所以几个干餐饮的听到她这么说,都很惊讶。
卢汉心直口快,直接道:“陆东家不怕他们学了你店里的菜去?”
陆辛夷道:“这有什么好怕的,我从不认为好东西应该独属于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樊楼生意再好,但也就只有那么大。整个西市住了多少人?樊楼就算一天十二个时辰不歇业也顾不过来啊。”
“不满诸位,前几日宴请的时候,我就把一些菜的秘方给了会宾楼,聚贤庄等几个东市比较大的酒楼客栈,他们之前出手帮了我一下,我这是为了报答他们。”
“我陆辛夷做事,讲究的就是你来我往,你对我好,我自然对你好。相反,你背后插我刀子,那我肯定也会捅回去。”
有人点头,有人觉得这姑娘有点匪气。
陆辛夷继续道:“我陆辛夷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大家跟我多相处相处就知道我的性子了。
我认为,一个行业如果只有一个人挣钱,那说明这个行业就是夕阳西下,独木难支,撑不了多久的。
一家独大不是我想看到的,只有百花齐放大家才能一起挣钱。
诸位前辈要是不嫌弃,欢迎一起来探讨,我们还可以举办评菜大会,每个季度举办一次,大家友好交流,增加我们这一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厨师的本领,也能给京城老百姓提供更多美味的食物,不是一举数得吗?”
有人立刻叫好,也有人不甚认同。
“有陆东家这番话,老朽明日就去叨扰。”一个五十来岁干瘦的老头道。
“对,陆东家,我馋你们家那烤羊肉串很久了,我们家也有烤羊肉,但做出来的味道比起你们家的,总是差了点。今晚我就要去吃吃看。”
陆辛夷拱手:“好,欢迎,这位东家贵姓?晚上我必定给你留一桌。”
对方拱手还礼:“我姓刘,叫刘茂,也是开食肆的,叫一招鲜,也在花街,不过在街头那边。”
“好的刘东家,欢迎随时来樊楼交流。”
众人见他们不像是说假话,也有人心动。
但行业的壁垒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大部分人也只是持观望的态度。
又寒暄一番,时候不早了,众人这才纷纷离去。
陆辛夷跟顾二娘他们一起走的。
顾二娘道:“说实话,在今天之前我都不太相信咱们能把这件事做好,但现在,我居然无比相信,范大人真的会成为西市的市令。”
卢汉也道:“陆东家,我老卢是真佩服你,以后你有什么事,只管吩咐。”
苏莫生也道:“陆东家要是个男子,成就必然是现在的几倍。”
陆辛夷站定看着他:“你的意思是女人就不行了?”
苏莫生赶紧解释:“我不是说陆东家不行,而是……怎么说呢,陆东家要是男儿身,就冲你这份性情,这份脑子,肯定是能谋得一官半职的。”
陆辛夷也不跟他辩:“这事成不成我们也没办法再过问了,今日还是要多谢诸位的配合,没有你们,我陆辛夷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翻不出花样来。”
“诸位要是有需要我陆辛夷帮忙的地方,也只管开口,以后我们就是一个集体,有事情大家可以说出来,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大家相互商量,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对,陆东家说的对。”顾二娘道:“那陆东家,我现在就有事先要请教你。”
陆辛夷:“……好,你说。”
第137 章 :监察御史鲍玹
“我是开茶馆的。”顾二娘道:“来我的茶馆一般都是说书听故事的,我听说你之前在开封府女牢里说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不知道陆东家能不能说给我听听?我跟你分红,绝不让你吃亏。”
陆辛夷:“……”
好家伙,我在开封府女牢的事你都能打听出来,你也是很厉害的啊。
顾二娘这话一说,卢汉,苏莫生等人也都好奇起来了。
陆辛夷:“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顾二娘尴笑了下道:“这跟你合作之前,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性格tຊ脾性,那不得打听打听啊。”
“就很巧合的,那天我们茶楼来了个讼师,就说起你,我就听了一耳朵。”
“那讼师就说了你拿钱请他帮忙,帮跟你一起坐牢的那几个女犯人打官司的事,然后就在女牢里他听其他女犯人说了你说的那个故事。”
顾二娘:“那讼师听的一知半解的,就这样说给我听,我都觉得这个故事很吸引人……”
“所以陆东家,您看……”
连您字都用上了。
陆辛夷:“这个事是没问题的,但我现在真的很忙,腾不出时间来啊。”
“没关系没关系。”顾二娘道:“您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把这个故事说给我们茶馆里的润笔人听,他们就专门做这个事的……”
“不行。”陆辛夷道:“不是我不相信你的人的专业性,而是这个故事它涉及比较广,有些东西没办法口述出来。
不过你放心,等我忙好了,肯定会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给你的,到时候还帮着你排出戏都没问题。”
“哎哟……”顾二娘一拍巴掌:“那我可就真的要感激不尽了。”
“好说好说。”陆辛夷对众人抱拳:“那今日就到这里,改日有机会,我也去诸位的铺子里逛逛。”
众人抱拳还礼:“那就恭迎陆东家了。”
陆辛夷笑笑,转身往花街方向走去。
其他几人面面相觑。
卢汉道:“这事我看能成的概率有八成。”
其他人也附和。
“行了,都回去吧,咱们就静静的等着吧。”
众人散去。
那头,范绰已经得到消息了。
得到消息后他也没什么太大的情绪起伏,继续在诸京暑里忙着。
徐敏被关以后,朝廷没有派新的市令下来,诸京暑里大部分事情都是他在处理。
这些事情他早就就做的得心应手了。
只是下衙后,范绰就带着妻子回了岳家。
范绰的岳父是御史台监察院的一名监察御史,名叫鲍玹。
大胤监察院隶属御史台,设监察御史六人,均为六品,主要职责就是监察六部以及百官之事,纠察其错误。
鲍玹人如其名,温文如玉,一副文艺老大叔的君子模样。
但你要觉得他好说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鲍玹官职不高,但为人很是刚硬,也是属于茅坑里的石头那一类的,谁碰谁长包,再碰一身骚。
所以朝中大臣,能不惹他的,就尽量不惹。
比他官职高的大臣看到他都绕道走,开朝会的时候他看谁谁都要低下头来反思自己最近干啥缺德事了被他惦记上了。
按理说这种人是活不长的,但鲍玹是个例外。
这老头之所以能安安稳稳的活着没被人弄死,也是因为他这臭脾气。
朝堂上大家都很端着,也不能当着皇帝太后摄政王的面吵架打架,但有时候气上头了真的很想弄死某个人。
于是鲍玹就成了那无往不利的武器。
谁今天在朝堂上发言触到我方利益了,只要把对方的把柄往鲍玹那一捅,这老头核实无误后就会朝会上把对方喷的满脸口水,还要逼迫三巨头给对方定罪,不然绝不算完。
鲍宣战绩最牛逼的一次就是扳倒了太后的宠臣前任左相裴玉。
十年前的裴玉也是刚从地方调任回京,任户部的四品左侍郎,唯一的靠山也就是户部尚书。
后来先帝驾崩,太后临朝听政,摄政王跟诸位辅助大臣监国。
裴玉看出了太后想在朝堂发展势力的决心,他的顶头上司是保皇党。
于是裴玉抓到了绝佳的机会,开始以太后的意愿为意愿,很是替太后办成了一些事。
于是太后开始重用裴玉。
十年时间裴玉就从一个四品侍郎变成了当朝左相。
成为左相的裴玉更加圆滑,他处处小心谨慎,敌对势力抓不到他的把柄。
奈何他有个好大儿跟好大孙,没少在外面给他惹祸。
两年前有人把裴玉任职知府期间的一个冤案丢在了鲍玹家。
十二年前,裴玉还在湖州任职知府,期间他儿子裴世杰伙同另外一个纨绔上山打猎,偶遇两个猎户女上山挖野菜。
那俩人见人家有点姿色上前调戏,那俩猎户女也有点身手,哪里忍得了,当下就打了回去。
结果寡不敌众,被裴世杰等人给抓了,裴世杰为了泄愤先强了她们,而后又丢给手下,最后那俩姑娘被活活轮死。
那两猎户看到女儿这般惨状哪里肯罢休,一查就查到裴世杰他们上过山,当下就抬着尸体来到知府衙门讨要说法。
裴世杰怕被裴玉知道自己要挨鞭子,一不做二不休,先伙同捕头把人哄了回去,而后连夜把那两家猎户给杀了,还放了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最后两家十七口全部惨死。
那案子最终被裴玉压了下来,定性成了江湖仇杀。
鲍玹看完案子气的火冒三丈,立刻派人去湖州调查。
裴玉听到消息后,决定先下手,开始排挤鲍玹,伙同党羽处处找茬。
太后偏听偏信,派金吾卫去抓鲍玹,结果鲍玹闭门拒命,还将太后骂了一顿。
最后还是摄政王出来打圆场,老头才没被弄死。
于是此后的时间里,鲍玹就死磕裴玉。
去年,裴玉终于在各方势力一起发力的情况下,轰然倒台,全家流放的路上被不知名的人给杀了。
太后震怒,要大理寺亲自赶往案发现场调查。
但等大理寺赶去都过了半个月了,案发现场早就啥也不剩了。
最后大理寺给的结案就是土匪作案,因为太后还想重启裴玉,想着先流放,过个一年两年再召回重用。所以他们被流放的时候还带了不少钱财,被土匪截杀太正常了。
这草率程度倒也对得起他当年给那两家十七口结案时的草率。
所以说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第138 章 :鲍玹教婿
女婿范绰带着女儿以及外孙跟外孙女都回来了,鲍玹很高兴,虽然他们经常回来,但鲍玹看到范绰的第一眼,就知道他心里有事。
鲍玹官儿不大,又是得罪人的监察御史,所以俸禄也不高,当年也是倾尽全力,才在西市的兴化坊买下二进的院子。
家里如今就住着他跟老妻,儿子是个七品县令,带着儿媳跟孙女外放外地,两年多没回来了。
再就是老仆一家四口,老仆的女儿跟着淑娘去了范家,儿子娶了媳妇后媳妇儿也在他们家干活。
家里人口少,也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家庭氛围很好。
小院子很务实的种了不少蔬菜,看着根本不像是一个监察御史的家,就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区别。
鲍玹在兴化坊可谓是“明星”,不少老百姓有解决不了的事都来求他出主意,所以平日里邻里关系非常不错,整个兴华坊的氛围也都很不错,大家相处的都很融洽。
别看鲍玹在外面怼天怼地怼空气,但在家不怎么说话,什么事都是老妻或者老仆做主。
女婿范绰是他选的,寒门出身,人品不错,还有一股子正气。
范绰能考中全靠他自己,但能留京当官,全靠老丈人。
他老家也已经没什么亲人了,丈人跟丈母娘他是当父母来孝敬的。
知道他来肯定是有事,鲍玹当下让人老伴儿亲自下厨做晚饭,好给他们翁婿腾出时间来。
淑娘哪能看着亲娘做饭,所以也去帮忙了,只叮嘱两个孩子就在院子里玩儿,不要乱跑。
鲍玹把范绰带到自己的书房,也不啰嗦,开门见山:“是遇到什么事了?”
范绰不惊讶岳父这么问,他老人家的观察力他是很佩服的,当下就道:“子平有一事想请岳父把把关。”
子平是范绰的字。
鲍玹点头:“说来听听。”
于是范绰就把这件事跟鲍玹说了说。
鲍玹听他说完,点点头:“你在这八品市丞的位置上也已经坐的够久了,也该动一动了。”
“我之前本想运作一番,让你去兵部,那边正好缺一个库部主事。兵部尚书欠我一个人情,虽然是六品,但对于你来说,也是高升。只要我开口,那肯定就是你的。”
鲍玹被人当枪使他自己心知肚明,他也不是傻,在大事上用就用下,但有时候夹杂私人恩怨想用他,那就得搭上人情。
在朝为官就没有谁是白纸一张,端看你怎么画了,鲍玹也从来不说自己是个好人,好人在朝堂待不下去。
“既然你更看重这个市令,西市的商户们又为你添油加柴的,倒是可以试一试。”
范绰闻言也是松了一口气:“您不怪我自作主张就好。”
鲍玹道:“只是这市令可不好当,那个位置虽然官儿不大,但油水多,我听开封府的人说徐敏可是贪污了几十万两,你要上这个位置,那就明白这个位置带来的利弊。”
“子平自是清楚的。”范绰道。
他只要保持中立,把西市建设好就行,那些勾心斗角,他不想参与。
“不,你不清楚。”鲍玹双手背在身后,在书房来回走动,半晌才道tຊ:“坐上这个位置,你就不能置身事外了,你以为那些市令为何人人都抢?那就是个钱袋子,一个比从户部拿钱更容易得钱袋子。”
他忽然问:“你知道徐敏是谁的人吗?”
范绰摇头。
鲍玹道:“那是摄政王的人。”
范绰惊讶。
多余的鲍玹没说,他继续道:“如今你虽然不是谁的人,但没有明确标签,那你就是陛下的人,陛下定然会对你有所表示的。”
“就算你顺利上去了,太后跟摄政王这边会不会拉拢你还真不好说,毕竟那两位手一直伸的长,他们要是拉拢你,你当如何?”
范绰想了想:“陛下明年就及冠了,到时候太后还政……”
鲍玹忽然笑了,他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我儿还是单纯了啊。”
范绰讶然的看着鲍玹。
鲍玹道:“自古以来,这权力拿到手里就没那么容易放下,太后一心效仿大周女皇,她有这个运气可没有女皇的手腕、魄力,以及眼界跟心胸。”
不然他也不会骂她了。
鲍玹实事求是:“刚开始她确实是一心为了朝堂,为了年幼的陛下,如果不是她,摄政王说不定早就坐上那位置了。
只是如今太后能有几分是为了陛下有几分是为了她李家,就真不好说了。”
自从裴玉死后,太后用自己娘家人用的那叫一个明目张胆毫不避嫌。
“你且看着吧,还政这件事,还有的闹呢,别的不说,就陛下的皇后人选,京城几个闺女都已经快打破头了。”
范绰皱眉了。
他一个不需要上朝的八品小官,自然不知道太多的内情。
岳父虽然是有六品,但人家是要上朝的,知道的可比他多的多了。
范绰请教:“那您说如何?”
“你既然要上这个位置,人家商户又为你出了这般大的力,那你就上,上了后不管哪一方找你做事,你照做,但你要把握好一个度。”
“你知道我在朝中得罪那么多人,为何还没死吗?”鲍玹一点都不介意的讨论这件事。
“那是因为我把握好了一个度,他们把我当枪使,那我就当他们的枪,让扎谁我就扎谁,扎不扎的死,全看他们给的证据以及背后使得劲儿够不够,毕竟我只是枪,怎么使用得握着我的人说了算。”
“但我不是他们某一方势力的枪,我扎了东边掉头就能扎西边,扎完西边我还能来个回马枪。”
“他们三方都被我扎过,我扎他们的时候他们想弄死我,我帮他们扎别人的时候他们还得保护我,谁让我好用呢。”
范绰:“……”
鲍玹哈哈笑了起来:“我跟你说这些,不是让你学我,而是让你去理解这个度要怎么把握怎么平衡。
你既不能失信于百姓,又不能成为他们剥削百姓的那把刀,所以想做这个位置,想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一番事来,是很难的。”
“你好好想想,走之前给我答案,如果想去兵部,明日朝堂上的事我帮你挡了。”
鲍玹这么说,意思就是希望他去兵部了。